之后由宾客之中的一位老者起个字。
他应是早已想好,脱口而出一个“瑾”字。
宾客连连点头,都觉这字取得甚秒,面如玉,亦喻美德。
名是名,字是字,名为长辈所呼,字为外人作用。
“谢徐老赐字”
夏之瑾声音缓缓。
“瑜儿他聪慧过人,饱读诗书,
现已二十成人,往后定同他大哥一样,
老爷您可别屈了才。”
此话来自二十左右女子。
只见她眉眼含笑,一手端着茶,一手摸着圆润肚子。
她穿着华丽,面上红润透着独有韵味。
当她说完此番话后,周围人面面相觑。
同他大哥一样?
都知东齐帝如今重用夏家二子,
夏丞相如若能如此轻易定夺自家孩子前景,
只怕这不只是越界问题。
夏之瑾虽没看过去,但眼里微微一沉。
丞相厉声道“瑜儿前景此等大事岂是你一妇孺之辈思虑”
本想再多说几句,语顿片刻,见宾客众多,多说无益。
便让李夫人有孕在身早些回去休息。
李夫人闻言连连说自己冒失,并起身退下,转身后嘴角微起。
她哪是冒失,就是存心。
当下局势说者有心听者更有心。
夏之瑾最喜欢呆的地方是书房,
时常与年龄相仿的青年聚在书房商讨这动荡局势。
有时候我也听得入神,问:然后了?谁赢了?
自然没人回答。
差点忘了,他们哪知我的存在。
除夏之瑾外,其余两人我不知是谁家子弟。
其中一人名叫刘慷的估计是急性子,说话火急火燎。
长得...也火急火燎。
我倒是听他说话有些出戏,总觉得应该递上快板。
与夏之瑾形成鲜明对比。
每次看他说话都如清风拂面,不急不缓。
身上有一种浑然天成的优雅,眼眸深邃透着智慧和温润。
我听后自己梳理了一番眼下局势。
天下五国,其中东齐国、凌源国、漠北国是三大国,近些年常年交战。
另还有峰平国和南桢国两小国。
这峰平国国土面积小,人口也少,可奇怪的是这小国攻打数次却依旧顽固。
而南桢国恰恰相反,内忧外患,被吞噬是迟早之事。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